秘鲁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马拉松重启为何那么难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nxbdf/

原标题:全球体育之窗开了道缝

马拉松重启为何那么难?

全球体育之窗在小心翼翼地重新打开。

3月25日,中国台湾地区的篮球联赛重新开张,4月30日安全打烊。

5月8日,韩国K联赛重启,吸引了全球超过30家的转播机构。没有赛事的日子太寡淡,撸到篮里都是菜。

受韩国K联赛的鼓舞,五大联赛里的德甲在5月16日第一个苏醒。西甲、英超也陆续宣布重启时间表,时间都定在七月之前。

反反复复之后,NBA宣布了重启五个W。NFL(北美橄榄球联赛)甚至声称9月份再开张的时候,允许观众入场。这令全世界瞠目结舌,此前所有重启的体育赛事都是关门办赛,谢绝观众入场。

和其它国家和地区比起来,中国竞技体育的重启更慎重,步骤更稳妥,CBA没能搭上春天的尾巴,但跟上了夏天的脚步。

在三个月完全停摆后,全球竞技体育的窗口在慢慢打开,虽然关门办赛为主,但体育迷们通过网络和电视直播终于可以解解馋,赛事的组织机构帐户上终于有了流水,职业运动员也总算可以伸胳膊弄腿了。

对跨地区甚至跨国的赛事来说,重启的步履却异常沉重,依旧没有出现复苏的迹象,比如真正意义上的马拉松赛事何时鸣枪,还遥遥无期。

这里说的马拉松,不是客厅和阳台之间居家拉练,不是绕着体育场、公园之类场馆拉磨,而是跨国跨地区至少千人、多则几万人的国内国际性正式线下比赛。

到目前为止,重启的竞技体育赛事,都规模小、人数少,低流动性,便于集中管理。一场足球联赛,球员教练和工作人员,场馆人员,电视转播人员,全部相加不会超过人。

7月底重启的NBA常规赛,每场全部相关人员不超过。按目前的防疫经验和检测能力,只要流程足够细化并能严格执行,都可防可控。韩国K联赛和德甲重启后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。

对高流动性的赛事来说,比如国际马拉松、网球大满贯之类,情况就要复杂得多。

马拉松是参赛人数最多的体育比赛,我们村一级的马拉松赛都有千人规模。现在几百人的跑步叫职工长跑,或者企业团建性质的越野、徒步。

我们国家每年成百上千个马拉松比赛,几乎每一个都需要摇号抢名额,每一个都恨不得请五大洲好手来捧场,美其名曰国际马拉松。这不是好大喜功,而是做大做强,全世界都是这么干的。

马拉松无法空场进行,选手、观众、城市和乡村风景,都是比赛一部分。没有观众、封闭进行,线上进行,那是玩票或者训练。没有哪个城市愿意那样办比赛,也没几个选手乐意参加那样的比赛。

这两个特点决定了,在新冠疫情得到彻底控制之前,举办正式马拉松比赛,想做到万无一失只有理论上的可能。

在封闭环境、人员行程可跟踪的前提下,对几万人进行核酸和血液检测,很多国家技术上、财力和物力上都能做到。武汉前不久对多万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,花了十来天时间。

马拉松参赛选手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各地,九流三教各色人等行踪捉摸不定,赶赴赛场的交通工具五花八门,这些都属于难控难防因素。

有人提出过使用免疫护照(ImmunityPassport),类似于健康码,但被加拿大、德国等多国专家否决,因为各国国情不同,光是技术上就寸步难行,护照谁来发,谁来认证?有效期呢?

世界各国疫情不同步,医疗水平不等,斯洛文尼亚在欧洲率先宣布战胜疫情开放边界,新西兰也宣布大功告成,但拉丁美洲、非洲和中东地区现在愁云惨淡,6月9日,巴西一天新增阳性3万多人。

世界卫生组织上周建议,在公交、地铁等封闭环境内,大家最好戴上口罩,因为防疫形势严峻,丝毫不能马虎。巴西现在是头号重灾区,秘鲁、墨西哥的拐点未来几周才会出现,非洲的财力和医疗体系让人提心吊胆。这些地区的人怎么出行都是难题,更别说奔赴全世界各地参加国际比赛。而没有非洲选手参加的马拉松赛,大家习惯吗?

欧美国家解除封锁、恢复生产生活的一项指标是,全员检测阳性率不超过十万分之五,当然这个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推算,没有哪个国家真进行过全员检测。欧洲国家的医疗条件远远超过拉丁美洲和非洲,他们花了近四个月时间才取得目前的成绩,就是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在四位数以内。

美国的每天新增阳性降到一万的那几天,专家和政客们欢欣鼓舞过,但上周出现急剧反弹,一天新增了两万多,现在每天都上万,美国加州政府建议游行抗议的,自觉居家隔离十四天。

等拉美和非洲国家疫情拐点出现,然后灾后重建,最乐观估计也是入秋以后的事,想达到十万分之五这个相对安全区,还山高水远路迢迢。

新冠病毒太狡猾,到目前为止,还是没有特效药,没有疫苗。更大的麻烦是,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杀回马枪。南北半球的疫情按下葫芦浮起瓢,北半球人民缓口气的时候,南半球人民苦难深重。等南半球走出阴霾见到曙光时,北半球进入秋冬之季。全球专家都在担心二次疫情。抗疫这件事上,大家好,才是真的好。

新冠和南北半球人民打时间差,全世界人民和病毒进行的是拉据战、持久战,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,减少流动,保持社交距离,是最有效的防疫手段。在全球疫情尘埃落定之前,按兵不动,是马拉松赛事无奈的选择,也是最安全的办法。相对篮球、足球这样高度职业化、停摆时间过长就会面临生存压力的项目来说,马拉松本质上还属于群众性体育赛事,靠跑马、办马吃饭的人没那么多,既然生存压力没那么大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

疫情完全控制之前怎么让体育赛事有序复苏,各国各地区都在小心尝试不断摸索。对国际体育界来说,马拉松就是大病初愈的病人,要慢慢康复。它的经验,可以成为其他国际性赛事,特别是东京奥运会的宝贵经验。

来源:钱江晚报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